• 学校主页|
您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教育教学改革

我院傅智文副教授开展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民族法学课程民族立法线下实训活动

  •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8日 16:57
  • 点击数:

我院傅智文副教授开展  

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民族法学课程民族立法线下实训活动  

我院民族法学课程校级一流课程和校级课程思政试点。依托贵州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贵州地方法治智库,参立法活动及评审,民族法学课程建设负责人傅智文老师在课程中开展模拟自治立法讨论教学改革探索。  

122日,傅智文老师的民族法学课堂采取模拟自治立法讨论形式。课堂以某自治州条例草案审议为例,分为草案报告、分组讨论、分组汇报、总结四个阶段,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因素。  

第一阶段,傅智文老师介绍了草案审议的基本流程,并以法制委主任的名义介绍了条例草案起草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  

傅智文老师在介绍条例起草背景的时候,首先介绍了我国十三五期间,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部署下,在“脱贫致富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在全国开展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尤其是将上千万生活在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贫困居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形式,搬迁到具有具备一定发展条件和基础的集中安置点,投入各类资金建设居住区、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产业聚集,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该条例起草的背景为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完成,该州是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的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咱全州总人口的10%左右,还有唯一的整乡搬迁。搬迁完成后,如何使搬迁人员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界定各方权义关系,是当地面临的比较急迫的问题。  

   

   

第二阶段,全班分为8个组,对条例草案文本分组讨论审议。各组讨论异常热烈,几次提醒休息,都没有中断的意思。  

   

第三阶段,各组选派一个代表作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条例草案的总体评价,对条文草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部分小组根据同学自身的感受,提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最后一个阶段,傅智文老师介绍了自己对草案文本的修改意见,总结了课堂情况,认为同学们对相关问题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了感谢。  

   

课后,同学们对这种参与式、应用式的教学形式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这种参与式教学模式,是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的一种探索,也为自治立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积累经验。  

   

   

/文:傅智文  

校:杨  

审:石世文